一、201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为主要目的,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建好。大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及各县(市)区一批重点民生文化工程进度,确保我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将达11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推进中心城区文化设施规划制定,合理规划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加快推进中心镇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一镇一品”,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节目、节庆和文化服务品牌及文化旅游品牌。二是用好。进一步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把更多、更好的软件服务充实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平台,更加有效地发挥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综合效能。积极开展文化特色型社区评比活动,扩大行业(单位)、社会各类文化场地设施资源共享。三是管好。建立、健全“环濠河博物馆群”、文化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规章和运行机制,确保这些基础设施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能够良性运转和长效使用。
(二)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加快推进书香南通建设的意见》,以项目建设、品牌打造为抓手,扎实开展书香之市、书香之县(市、区)、书香之乡(镇)、书香之村、书香街道、书香社区、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军营、书香家庭等书香系列建设试点,着力抓好书香乡镇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如皋市、海门市创建省首批书香之县(市)示范城市,形成书香系列建设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推进城乡公共阅报栏(屏)建设,新建多媒体电子阅报屏200个。
二是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意见》,创新农家书屋建管用机制,继续开展农家书屋先进乡镇创建活动和星级农家书屋评比活动,修订完善评比标准,提高创建质量。依托市、县图书馆阅读资源,推进农家书屋数字阅读,扩大农家书屋“一卡通”通借通还覆盖面。着力抓好书屋硬件环境改善、出版物更新、管理员队伍、读书活动开展、与校外辅导站和村文化室共建融合等建设重点,年内实现农家书屋与校外辅导站共建点基本全覆盖。
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我市《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颁布实施。推动我市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协调考核机制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推进综合性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试点。放大“江海文化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活动效应,争取每一个社区都建有专门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扶持和发展民间自办文化,引导社会组织对公众多元文化需求,提供非赢利性的文化服务,让更多文化企业通过文化服务享有更多文化资源,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开展“南通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好流动舞台车、图书车、自助图书馆等设施设备的功能,实现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传统手段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完善共享工程应用系统平台建设,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建设全覆盖。继续推进总分馆制,与基层服务点逐步推行通借通还。
四是积极培育文化活动品牌。以“中国梦?江海风”主题系列活动为龙头,重点组织好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全市群众文艺汇演等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大力倡导“精细化服务”理念,努力推动“心连心”的“零距离”公共文化服务,营造“以人为本、分享文化、精细服务”的文化氛围。继续实施“五送一建”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惠民实效。进一步扩大原有群文活动品牌优势,提升“我们的节日”、“濠滨夏夜”、“文化江海行”、“文化迎春会”、 “静海讲坛”、“全市红领巾读书征文”等主题活动的社会效应,促进现有文化阵地活动正常运行。
(三)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速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根据我市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现状以及资源状况,收集、梳理全市文化产业优质项目,编制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手册。组织做好全市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利用各种展会和方式推介南通文化产业项目。
二是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继续发挥示范基地和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启动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选,指导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组织对全市28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9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进行检查。
三是积极争取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组织指导文化企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补助,做好项目实地考察和“回头看”工作。会同宣传部、财政局做好2014年度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筹备成立南通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推动文化产业统计平台建设。
(三)着力促进艺术精品生产。
一是抓好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水墨同里》、山歌音乐剧《江海潮》、如皋市第十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省十八运闭幕式文体演出等各类演出活动。
二是组织好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话剧《又见桃花雨》的巡回演出,完成2014“濠滨夏夜”广场演出任务。
三是做好美术报艺术节在南通举办的各项布展、展览、接待等组织协调工作。组织承办“南通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暂名)。落实新剧本征集工作,编辑出版《2014南通新剧本集》。
(四)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举办全市普查培训班,对登录规范、信息采集和导入进行集中培训并开展相关数据的核对。加强对系统内文物收藏单位工作进度的督查,丰富普查网站内容,及时编制普查简报,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多渠道开展普查宣传工作。推进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工作。加强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保护管理,逐步建立遗产监测体系,实施文物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接受国家文物局现场评估。强化环濠河博物馆群后续管理和体制创新,尝试实施理事会管理机制。对国字号博物馆展陈设计、文物征集和县级馆建设予以指导。加大文保单位保护管理力度,完善新公布各级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和标志牌树立。完成第七批省以上文保单位保护区域的划定工作。
继续开展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做好海安花鼓、浒零花鼓、盆景等项目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后续工作。扎实推进代表性项目传承。启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编辑工作。探索实践生产性保护案例,推荐项目参加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选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传习所)评选,命名、表彰一批保护、传承基地建设的先进典型。
(五)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快推进文广新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一期工程,搭建完成监控中心的基本框架结构,实现部分监控功能。进一步完善网吧长效管理措施,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管理举措,统一监管力度,统一执法标准,统一奖惩办法。全面开展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10月10日起,所有县(市、区)平台正式上线,所有审批及执法业务100%使用新平台。
二是加强广播电视管理。继续加大低俗之风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净化荧屏声频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新闻抽查。以专项整治为突破,重点打击非法销售“小耳朵”行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开展明查暗访,重点查处宾馆饭店无证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等问题,严防境外卫星电视节目非法传播,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处罚。严肃查处违规,重点解决虚假医药广告、内容低俗广告和电视购物短片违规广告,整治超时广告、违规播出游动字幕广告。
三是加强新闻出版版权管理。深入开展“打三假”和“新闻敲诈”专项行动。抓好印刷复制业监管,落实“宽进严管”的要求,依法严查违法违规的印刷复制企业。引导印刷业转型升级,鼓励印刷企业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优先发展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等新业态。继续开展星级印刷企业创建评比活动。抓好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对南通图书城的管理,坚持售前送审制度。积极扶持新华书店、邮政局等出版物发行主渠道的网点建设,推动全市报刊亭建设提档升级,鼓励慧源书城、弘文书业等民营发行骨干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南通图书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