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南通市台办的施晓明女士将其爷爷珍藏的一套庚帖捐赠给了南通博物苑。
庚帖是旧时婚俗里的物品,都采用红色的纸张,表示喜庆。受封建思想的约束,男女婚配不会直接见面,而是由父母及媒人代为挑选。双方将各自出生的年、月、日、时采用干支的八个字,俗叫 “生辰八字”,标明得一清二楚。如果双方家长合意,就互换庚帖。庚帖的交换一来是作为一个凭证,二来庚帖上有写上双方的命理八字、可作为合婚算命之用。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古代人对命理很是看重,婚配在成亲前是必做的,会把二人的属相、八字、家庭情况都了解清楚,然后进行合婚,看二人是否相克,能否在一起,而合婚包括“问神祖”和“合八字”两个部分。
这套庚帖保存完好,包括男女双方的庚帖、合婚判帖、女方家里亲戚的上礼单和喜庆信封等。其中一件为算命者开的合婚判帖,上开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故知男子为王姓,生于宣统二年(1910)庚戌腊月二十日辰时,时年二十一岁,以此推之,则合婚之时为民国十九年(1930)。女子马姓,生于宣统三年(1911)六月十四日酉时,小男子一岁。判词中许多星命术语不甚明了,只见最后所写:“卅一岁以后二十年大运,助夫上达,但是子息无多,一二传香济美。两造均属金石之坚,宜结百年之好。”显然双方八字能够相合。
另有一件为正式的合婚帖,也即通常所称的“庚帖”,上面明书乾坤(男女)两造生辰八字,四角还贴有印花,以示其婚姻之合法。
此外还有几份为礼帖,原应附于喜礼同致。帖内未书所送何礼,仅书贺者名款。送礼者马姓,应是女方亲属。
(南通博物苑)